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女子诗报网 >> 女诗人作品 >> 晓音 >> 正文
动 态 信 息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鄙俗时代”与“神性…
普通文章中国十佳女诗人揭晓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09…
普通文章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
普通文章英国最受器重诗人获得…
普通文章毕淑敏推出儿童文学《…
普通文章陆天明:我和我的父亲…
普通文章印地文版《西游记》出…
普通文章索尔仁尼琴另一面
更多内容
最近更新文章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2010年年鉴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10…
普通文章“新好男人写作”诗选…
普通文章意识的空间——对女性…
普通文章请记住这群女人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论坛对“新红…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我看女子诗歌或女性诗…
普通文章祖 国
普通文章曾经居住在很远的地方
更多内容
我为什么喜欢赵丽华         

我为什么喜欢赵丽华

作者:晓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00 更新时间:2009/10/24 11:16:37
 



     我为什么喜欢赵丽华



  ----普及诗歌从赵丽华开始





    2006年8月的某一天,与往常一样,我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新闻一边喝咖啡吃面包。突然电视机的屏幕上出现了赵丽华!那张照片我有,是她坐在廊坊图书馆某张椅子上拍的。

   只要没有课,早晨我会看电视台的早间新闻,而且是央视2套。因为每晚七点央视1套的新闻太伟大了,它伟大得我懒得仰着脖子去看它。虽然2套有时也避不开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事件,但时不时会在伟大的夹缝中说出些小人物的琐碎。那天,我就是在这些琐碎中看到赵丽华的。

   这让我太惊讶了。尽管在以往的央视2套早间新闻中,我也看到过很多意想不到的。但是,在一个诗歌备受冷落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诗人,一个写现代诗的诗人能上央视新闻,还是把我吓了一跳。

   捏着半片面包听完这一被称为恶搞的新闻后,又享受了早间新闻主持人马斌根据赵丽华的诗歌《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改编的:“毫无疑问/我写的诗歌/是,天底下最好的”的即兴之作。我手中的面包是如何也咽不下了。

   其实,赵丽华与我并不陌生。2004年5月,女子诗报与五月诗社在香港铭源基金会资助下,在广东清新举行的“第二届女性诗歌研讨会”上我见过她。当时对她的感觉与其它的人感觉差不多,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后来,在几次选编《女子诗报年鉴》时,我都选了她的诗。倒不是因为她当时是一个刊物的编辑部主任。我喜欢她诗歌中的那种叙述方式:从最细微处切入诗歌,语言平淡而亲近。

   接下来,是全国上下的一片声音。这声音使沉寂的诗坛变得喧嚣起来。那段时间,不管我们打开什么样的网页,都可以看到群起而效之的仿效之作,一时间赵丽华体(梨花体)诗歌占据了整个互联网的各个空间。这是现代诗歌自"五四"以来的又一次繁荣昌盛。这种昌盛让那些偶像式的艺人们难受。首先是小生偶像韩寒跳出来恶咒现代诗歌没有存在的必要,然后是寒粉丝们与沈浩波等诗人的擂台对阵!虽然当时氛围对诗歌不利,但从另一角度看,也鼓舞了广大文字爱好者,那段时间谁谁都上网来几句诗。然后谁谁都当了诗人一把。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写诗,和我一起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都亲历和见证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低潮与辛酸。九十年代初,人们开始对诗歌不屑,在芒克长篇小说《野事》的引领下,中国诗人纷纷弃诗从小说之状,有点像延安时期热血青年弃笔投军一样的悲壮。毫无疑问,当时在北京大学的我也是其中一员。

   写小说几年,把人写得有点废了!大脑反应迟钝,虽然偶尔看到一些诗歌也会心跳,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为几个小钱编造情节骗小说刊物稿费。赵丽华的名字与她的诗歌,就是那些日子里被我麻木地熟悉了的。

   写小说多年后,再回到写诗这条路,诗歌还是冰雪三尺。好在我大学老师的薪水已不再逼我为五斗米而卖字,我可以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种情怀去爱诗。然而,诗歌并没有因我的热爱而热起来。在大学课堂上,我给学生讲诗歌,讲我喜欢的现代诗歌,下面一片寂静。这种寂静让我听到了我自己的声音被墙壁反弹回来的尴尬,更贴切地说,这是一种沉默,是那种冷漠的沉默。因为讲台下面,是大片的韩寒、郭敬明的粉丝。

    但是,忽然有一天的课间,有学生问到了赵丽华。有学生居然会背诵“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9月中旬,《女子诗报》在海南举行诗歌之旅,赵丽华作为“女性诗歌2006年诗歌年度奖高评委,参加了这次诗歌之旅。在海南的日子里,当我们近距离的谈到“恶搞事件”,原以为她会很伤感或是愤怒。后来,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诗歌之旅结束后我邀请赵丽华到我所任教的学校演讲。她的演讲非常成功,3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后来,从广州几家报纸上看到赵丽华在广州的几所大学演讲的消息和她精彩的答记者问。

    想想,在诗歌已经被人质疑到“有无必要存在”的今天,在我们这个一切往钱看的时代里,除了钱还能使我们暗淡无光的瞳孔中有点火花外,广大人民群众居然能为一首诗癫狂?!像这种因诗而狂的,1976年清明有过类似的一次,在大学文学史教材中被称为“天安门诗歌运动”。可那是北京,那是发生在素质一向非常高的首都人民群众身上。而像现在这样,全民自发地掀起一片爱诗新高潮:“大家都说诗/大家都模仿一种诗体/大家都为诗歌喋喋不休/”(晓音)的好日子,的确是前所未有。毫无疑义,赵丽华无意间普及了现代诗歌。

   就冲着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不喜欢赵丽华。



 



 



 



2008年2月12日 (临屏)



文章引用自: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我要留言|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8-2011 女子诗报网(nvzishibao.com)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女子诗报 本站技术维护:顾方软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