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女子诗报网 >> 女诗观点 >> 正文
动 态 信 息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鄙俗时代”与“神性…
普通文章中国十佳女诗人揭晓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09…
普通文章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
普通文章英国最受器重诗人获得…
普通文章毕淑敏推出儿童文学《…
普通文章陆天明:我和我的父亲…
普通文章印地文版《西游记》出…
普通文章索尔仁尼琴另一面
更多内容
最近更新文章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2010年年鉴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2010…
普通文章“新好男人写作”诗选…
普通文章意识的空间——对女性…
普通文章请记住这群女人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论坛对“新红…
普通文章女子诗报年鉴印刷费筹…
普通文章浮出地表,并且标注历…
普通文章我看女子诗歌或女性诗…
普通文章祖 国
普通文章曾经居住在很远的地方
更多内容
在一首诗的反面/吴投文         

在一首诗的反面/吴投文

作者:安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72 更新时间:2009/11/9 21:06:13
 

【《新十四节:昨夜一恍惚想到安琪和她的诗》之新锐批评五】

 

在一首诗的反面

——读顾北、安琪《新十四节:昨夜一恍惚想到安琪和她的诗》 

           

中间代诗人、批评家、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吴投文

 

最初在安琪的博客上读到这首《新十四节:昨夜一恍惚想到安琪和她的诗》,我对它的文体颇有点困惑。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诗人顾北的原作,用红色标示;另一部分是安琪对原作的逐节注释,用蓝色标示。诗歌一共十四节,类似于鲁迅的“野草体”,却似乎不宜称之为散文诗,这大约是这首诗题名为“新十四节”的缘故。说实话,我对这种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并不完全认同。我以为一首诗的模样应该是它“本来”的样子,我对于网络元素对诗歌文体和形式的侵入多少感到忧虑,比如把声光色影的网络形式因素强行转化为诗歌的形式因素,其结果对诗歌恐怕并非幸事。当然,这首《新十四节》在总体上并没有逾越诗歌的文体界限,仍然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顾北的原诗和安琪的注诗互为对照互为阐释,却又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形成一种富有意味的精神对话结构,这也许是安琪着意为顾北原诗作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安琪的注诗不管是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还是在诗意展开的纵深结构上,都具有某种“生成性”意义,这使安琪的形象似乎在一首诗的反面以一种强烈的个性形式凸显出来。安琪在诗中的形象是由不同的侧影叠加和复合的结果,她似乎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恍惚;她一会儿是一个女人和女诗人,一会儿发出粗暴的男性的声音;她一会儿在颓废中杂糅着疯狂,一会儿又在悲观中显出亢奋和热烈。这是一个诗人的个性力量在一首诗中的表现。对安琪来说,尽管她在诗中的形象可能显得有点儿陌生,却仍然是她自己的形象。一个诗人在自己的诗中成为某种程度上的陌生者,这就是个性力量在诗中的表现,也是一个诗人艺术个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两个互不相识的诗人在网络空间共同完成一首诗,大概可以看作是一个“现代性的神话”吧。这种分隔两地在网络空间的即时性对话,与日常对话的实用性明显不同,对方是在想象中出现的,对方的形象是无法确定的,这就使对话的双方可以从日常对话的实用性窠臼中脱身出来,得以在一个纯粹诗性的维度展开精神上的对话。需要注意的是,《新十四节》有一个对话的前提,顾北的原诗是“昨夜一恍惚想到安琪和她的诗”的结果,在原诗中就有一个顾北眼中的安琪形象,而安琪的注诗则是对“顾北眼中的安琪形象”的丰富和强化。尽管对安琪来说,这是对自我形象的自我塑造,但其实是通过顾北原诗这一中介转化而来的,因此,安琪在注诗中对自我形象的自我塑造实质上是一种恢复和重塑,更接近她内心的真实自我。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现实中的安琪和诗中的安琪,到底哪一个更为真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每一个人对自我形象的幻想都必然是扭曲的,却又在扭曲中暗示不可避免的个人命运。一个人真正的内心隐秘实际上不可言说,也许只有在个人梦境的缝隙中不经意地泄漏出来,而这仍然是一个隐秘。一个人守护内心的隐秘,其实是把生命本能转化为一种富有诗意的生存方式,因此,当一个人成为诗人的瞬间,他必然是处在一种被神秘的体验唤醒的恍惚状态。在这种恍惚状态中,诗人由一个隐藏者成为隐喻者,他把内心中的黑暗物质转化为一种神秘的启示。我想,诗人安琪也不例外,她不安于内心的隐秘沉淀为生命中的黑暗物质,而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敞开内心的隐秘,把生命中的黑暗物质转化为创造的激情和诗意。《新十四节》的整体情景是恍惚,安琪是恍惚的,顾北是恍惚的,诗中出现的男男女女也都是恍惚的,连夜色也是恍惚的,夜色笼罩下的一切也都是恍惚的。确切地说,《新十四节》是在梦境中展开一幅真实的生存图景,是在恍惚的情景中两个诗人的精神对话。安琪的注诗似乎是意识流的产物,带有自动写作的痕迹。她在注诗中的自我形象是扩张性的,更符合一个诗人的个性形象,就此而言,安琪是在一首诗中寻找她的精神归宿。

 

                                   2008年9月18日,湘潭。

 

-----------------------------------------------------------

吴投文

[吴投文,男,1968年5月生,湖南郴州人。大学毕业后任乡村中学语文教师多年。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沈从文研究,兼及当代诗歌批评,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五十余篇,出版有学术专著《沈从文的生命诗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文学报刊发表诗歌两百余首和散文若干,出版有诗集《土地的家谱》(重庆出版社2003年)。]

 

------------------------------------ 

[相关链接] 私人稿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aoxq.html 高端对话:五个中间代理论家谈中间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0dab.html 中间代长诗写作的诗性空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0biw.html 终点是另一个开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9kqh.html 中间代:当代诗歌的一个环节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b2vq.html 我和中间代的缘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8371.html 中间代:从“重新唤醒”出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0b1e.html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我要留言|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8-2011 女子诗报网(nvzishibao.com)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女子诗报 本站技术维护:顾方软件工作室